新福建 綠意蔥蘢畫不盡



?群山疊翠的戴雲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黃海攝

?國傢森林城市——福州 黃海攝

??? 林濤連天,萬頃蔥蘢。清新福建,天藍地綠水凈。

????素有南方“綠色寶庫”之稱的福建,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和重要生態屏障,也是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生態文明試驗區,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5.95%,連續多年保持全國首位。作為一個全國生態環境、空氣、水質量均為優的省份,福建帶著滿滿的綠意,迎來瞭中國騰飛的新時代。

????在福建,“綠水青山”就是百姓身邊的美好傢園。呼吸著良好的空氣,徜徉在綠色的海洋,來福建的人都說,生活在這裡,是一種福氣。優美的生態已成為福建最寶貴的資源和最具競爭力的優勢。

????近年來,福建省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,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森林生態安全“四個著力”的新要求和對福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,特別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福建考察時擘畫的“機制活、產業優、百姓富、生態美”新福建宏偉藍圖,開啟現代林業先行區建設新征程,推動福建林業改革發展邁上瞭新臺階。

?2017年7月,全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現場經驗交流會議在武平縣召開。圖為與會代表在捷文村參觀。 黃海攝

???法式薄餅成型機?機制活 改革分料機激活山林

????作為生態“優等生”,福建生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。可以說,“優美的生態”作為福建最大的發展優勢,為福建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試驗區建設奠定瞭良好基礎。近年來,福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,推進金融創新,釋放各項改革紅利,助力國傢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。

????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。2002年,由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同志主導、發軔於武平縣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,經過15年的探索實踐,讓廣大林農從林業發展中受益,實現“資源增長、林農增收、生態良好、社會和諧”的目標。近年來,福建省委、省政府先後出臺瞭7份專門推進林改的指導性文件,有力推動瞭福建林改向縱深發展。2017年5月23日,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批示,肯定福建林改起步早、力度大,成就瞭綠水青山,富裕瞭千萬林農,為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樹立瞭標桿。7月,全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武平縣召開,將福建林改經驗推廣到全國。10月,福建省委、省政府出臺瞭《關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國傢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意見》,從生態保護和建設、林業生產經營、投融資支持和林業管理服務4個方面提出瞭新的創新模式,有效推動瞭林業改革與發展。目前,全省成立瞭223個林權流轉服務平臺,擁有林業專業合作社3886傢、傢庭林場575傢、股份合作林場182傢、林權收儲機構41傢。林改以來,全省各類林業貸款餘額243.6億元,其中林權抵押貸款餘額58.6億元,通過林權收儲機構擔保的貸款累計近20億元。

????各類創新不斷湧現。2014年,福建率先在全國開展林地占補平衡試點,探索林地保護管理新模式,截至2016年底,共補充林地17.6萬畝,實現凈增林地12.2萬畝,有力保障瞭全省林地要素供給。2017年國傢林業局為支持福建經濟發展,在原有試點市縣的基礎上,將邵武市、永泰縣納入試點范圍,並將試點期限延長至2020年。

????福建率先在全國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試點,破解生態保護與林農利益的矛盾,把現有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通過贖買等方式保護起來。2016年起,永安、武夷山等7個縣(市)開展贖買、收儲、置換、改造提升、租賃和入股等改革試點,目前已完成試點21.4萬畝。2017年又增加建陽、順昌等7個試點單位,力爭到2020年為全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創造出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典型經驗。

????福建率先在全國探索林業碳匯交易規則和操作辦法,現已備案7個林業碳匯項目、118萬噸減排量,成交27.42萬噸,成交金額525萬元。

????福建國有林場改革順利推進,全省省屬國有林場由106個整合為88個,縣屬國有林場由109個整合為51個。2018年1月1日將正式實施《福建省國有林場管理辦法》。

?武夷山國傢公園秀色 劉達友攝

????產業優 加快優化升級

????福建積極推進林業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產業轉型升級加快,林業產業發展迅速。通過扶持一批林業龍頭企業和重點林業專業園區發展,鼓勵林業企業上市融資和爭創品牌,引導產業集聚,推動森林資源資產資本化。福建的人造板、松香、木質活性炭、木制傢具等主要林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。

????目前,全省規模以上林業企業2666傢、上市林業企業32傢,國傢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2傢、省品牌產品208個。預計2017年前11個月全省規模以上林業企業完成工業產值4450億元,同比增長11.8%。

????福建註重實施科技創新驅動,加快扶持林產品電商等新興業態發展,建立省級林產品電商平臺——閩山碧,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。加強林業關鍵技術研究,促進林業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,提高林業科技支撐水平。加快林業對外開放,主動融入福建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”核心區建設,促進福建林業對外開放和區域融合發展。積極搭建臺灣農民創業園、海峽兩岸(三明)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等平臺。目前,全省涉林臺商投資企業500多傢,合同利用臺資10多億美元。

????2017年,福建省政府打造農業七大優勢特色千億元產業鏈,其中,花卉和林竹產業赫然在列。

????百姓富 鑄就金山銀山

????有瞭青山綠水巧克力成型機,如何鑄就金山銀山?隻有讓百姓在生態建設的過程中獲得效益,把“葉子”變成“票子”,才能真正使生態建設成為百姓的自發行為和自覺行動。

????既要生態美,也要百姓富。福建引導廣大林農在經營用材林的同時,大力發展油茶、花卉苗木、竹業和林下經濟(含森林旅遊)等綠色富民產業,同時加大精準扶貧力度,促進創業致富奔小康。目前,全省現有油茶林面積達347萬畝、竹林面積1601萬畝;花卉企業7400多傢,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27.7萬畝。2013年以來,省級財政投入林下經濟扶持資金達3.3億元,投入資金量居全國第一。將扶持資金安排與精準扶貧相結合,重點扶持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,扶持資金達1.75億元。育林基金征收標準降為零,每年可為林農減負約3.5億元。截至2017年10月底,全省發展林下經濟面積2235萬畝,實現“以短養長”“不砍樹,也致富”,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,促進林農增收。林農涉林收入占其總收入的比重普遍超過25%。

?上杭白砂國有林場國傢木材戰略儲備基地 黃海攝

????生態美 鞏固綠色優勢

????生態文明建設新的戰略高度定位,為福建林業發展贏來瞭難得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。2016年6月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瞭《國傢生態文明試驗區(福建)實施方案》。福建成為我國第一個國傢生態文明試驗區。

????生態利好,不斷疊加。美在心中,更在行動!

????在外人看來,高達65.95%的森林覆蓋率關乎福建的榮耀,而對福建來說,高森林覆蓋率卻是綠色發展、轉型發展的必要條件,是保生態、惠民生的根本。為譜寫好這曲綠色樂章,福建省財政給予森林生態景觀提升工程每畝補助5000元,省林業廳要求造林綠化務必做到“三個必造”:上年林木采伐跡地必須造林;上年火燒跡地、林業有害生物采伐跡地和盜砍濫伐跡地必須造林;上年占用征收林地特別是重點項目占用征收林地要占補平衡,必須通過等面積的荒山或非規劃林地造林補充。將造林重點準確定在沿海基幹林帶、生物防火林帶、森林生態景觀帶建設和重點生態區位林分修復等方面。特別是沿海基幹林帶建設從2016年起,連續兩年列入省委、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內容。2017年完成植樹造林112.2萬畝,提前實現全年造林任務。

????據瞭解,2012年以來,福建共完成封山育林1000多萬畝、森林撫育5428萬畝,實施國傢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155.6萬畝,有效減少瞭水土流失,提升瞭森林生態功能和景觀效果。目前,福建已創建43個省級森林城市(縣城),擁有廈門、漳州、龍巖、三明、泉州、福州6個國傢森林城市,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306個,一個個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構成福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
????目前,福建已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,同時加大森林公園、濕地公園等建設力度,加強自然保護區、重要濕地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強制性保護,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,確保保護面積不減少、保護性質不改變、生態功能不退化、管理要求不降低。

????福建省擁有林業自然保護區89處,其中國傢級15處、省級21處、市縣級53處、保護小區3300多處,保護面積1245萬畝,占國土面積的6.8%;擁有森林公園175個,其中國傢級森林公園29個。劃建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30個,擁有國傢濕地公園6個,發佈瞭第一批省重要濕地名錄。漳江口紅樹林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被納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,閩江河口濕地被評為“中國十大魅力濕地”。2017年福建組建瞭武夷山國傢公園管理局,並依托林業部門加強管理。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《武夷山國傢公園管理條例(試行)》將於2018年3月1日起實施。

????八閩綠色之美,美在富庶,美在和諧,美在創新。

????乘著黨的十九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勁東風,福建林業將圍繞“保發展、保覆蓋率、保民生林業,推進依法治林、推進深化林改,提升林業生態文明水平和森林綜合保護能力”的工作思路,奮飛在充滿綠意的新時代。

(作者: 傅凱峰)(編輯: 劉霞)
arrow
arrow

    gue208w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